過去幾年憑實力賺的錢,現在快被運氣虧光了……
如果說,17年前的“非典”對經濟的影響很快就被蓬勃向上的經濟發展勢頭沖散,2020年的這次疫情對經濟的沖擊遠勝過往,全國經濟按下了暫停鍵,何時恢復尚未可知。一邊是不得不暫停的收入,另一邊是不得不支出的成本,這段時間,流出去的錢就像流出去的血一樣,不斷透支著企業的生命力。
陳春花教授給出的建議是挑戰極限式的降低成本!關鍵是省錢,保住現金流。
如何省錢?下文將著重探討危機之下,當前對企業而言,最實用的省錢辦法:
一、壓縮人工成本支出
1、 調整薪酬
目前,受疫情影響,國內大部分企業面臨停工、停產,大多數企業將開工時間延長到2月9日之后,甚至更長,停工停產期間如何壓縮成本?
企業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適當調整職工薪酬,以達到降低企業用工成本的目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人社廳發明電[2020]5號)第二條規定:“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
其中,部分企業因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如何合法合理降低員工工資?
一般情況下,企業不能隨意降低工資標準。因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如果有勞動合同約定或規章制度規定:①企業生產經營和勞動者業績相關;②勞動者業績又和勞動報酬掛鉤的,可以依法降低勞動報酬;除此之外,只能和勞動者協商一致才能降低。
為此,建議如下:
關于穩崗補貼的說明:
(五)企業財務制度健全,管理運行規范。
①先休息再補班:企業可以通過統一安排職工年休假,包括法定年休假和福利年休假;與職工協商待崗,待崗期間工資標準參考停工停產執行,但需職工同意待崗;提前安排職工休假/調休,之后安排補班(該安排雖然與法律上先加班后補休不完全一致,但在與員工達成一致事先說明情況下可考慮);行政部門申報綜合工時制,疫情期間延后上班,恢復后依法補足工時;
②員工借調:企業可以將自身員工暫時借調到有需要的企業去,轉嫁部分用工成本,建議雙方企業可以簽訂一個員工借調協議,并且約定借調期間勞動風險由用人企業承擔,借調工資由用人企業支付給本企業,然后再發放給相關借調員工,同時約定在一定時期內,如有借調員工到用人企業正入職的,則用人企業方需向本企業支付賠償金。目前,57度湘、茶顏悅色、蜀大俠、望湘園、西北餐飲等餐飲企業已與盒馬達成合作,將共計支援盒馬1500多名員工。
3、經濟裁員
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采取減員、關店將成為最迫不得已的一種方法,也是最悲痛的一種方法。
根據人社廳發明電〔2020〕5號《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文件精神,原則上,政府希望企業與員工共克時艱,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
二、遠程辦公
疫情居家隔離期間,應積極推行遠程辦公、在家(sohu)辦公,在線上與同事或工作任務項目小組進行跨地域遠程協作。在”戰疫“期間恢復工作,我們首先要把握好這兩個關鍵點:員工的健康與工作的安排。首先,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做好員工狀況的摸底調查,例如身體狀況、目前位置、返呼計劃等,并且協助員工做好防護措施。建議制定員工分批到崗計劃。在保證員工健康的前提下,做好遠程辦公的工作安排,關鍵在于明晰目標、嚴格考核。
1、建立工作樹,可利用甘特圖制定工作目標。明確在遠程辦公期間的工作目標,設定相應的工作方式、工作流程以及管理措施。要具體到每個員工每天的工作量,以及如何布置、反饋、溝通、檢查和監督等細節。
5、做好團建。為提高工作效率,每天可以組織大家一起在線游戲,在線pk,保證在工作之余,還能建設和維護員工的身心健康。
“戰疫”階段,企業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模式改造,但卻是業務做減法最好的時機,面對疫情造成的困難,若在市場蕭條的時候,可以出售部分業務,甚至進行并購重組。對于制造型企業,可將研發、生產和銷售環節聚焦到關鍵產品上。對于服務型企業,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視角,對產生客戶價值較低的服務進行裁剪。對創業公司,可以根據階段趨勢和長期趨勢,調整產品,讓產品能適應當前階段狀況,并聚焦到一個核心價值上,并進行新營銷的推介。
降運營。線下廣告、活動推廣等預算大幅縮減,而保留的廣告投放的標準也應以效果為主。當然,在逆勢中獲得爆發的情況可以另當別論。ToC企業的運營投入聚焦付費用戶上,To B企業的運營投入聚焦關鍵客戶上。
四、合約止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疫情的大規模爆發引起的停工、停產、線下流量減退等屬于不可抗議,可酌情使用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條款及時止損。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針對企業在貨物及物流等方面遭受嚴重影響,可能導致國際貿易合同或承包合同無法履行等問題,可以出具不可抗力證明,幫助企業應對國際合約風險。如2月3日,廣州市貿促會第一時間響應,為海瑞克(廣州)隧道設備有限公司出具了廣東省首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及時為企業挽回因疫情影響造成的巨額損失。
五、降低租金成本
萬達集團27日發布消息,1月24日-2月25日內,對商戶減免租金及物業費,預計減免租金額度30-40億元。隨后,不少商業地產業主也紛紛發布減租、免租公告。企業主可以與園區或者物業溝通下適當降低或減免房租,達到控制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對于眾多中小企業而言,“租金”是企業的成本之一,企業主可以考慮以“不可抗力”為由向業主申請減免租金,并與業主就租金減免事宜進行協商,以求共同度過難關。
過去憑實力賺錢,現在靠行動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