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漢宣布疫情進入緊急狀態至今已過去十幾天了,疫情確診人數卻持續增加,近期已進入爆發期,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超過15個省直轄市人民政府已發布要求企業延長假期、延遲復工的通知,迅速發酵的疫情和輿論讓許多企業始料不及,封城封村、延遲復工,大型商場、娛樂場所幾乎門可羅雀。毫無疑問的是,這場新型肺炎“戰疫”將對中國經濟和企業產生深遠的影響。而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這場“戰疫”很可能成為一道“生死劫”。
因為疫情而采取的延遲復工措施對相關行業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延遲復工后,廠房、土地、貸款、勞動等成本都會增加,訂單完成進度受影響,很多原本計劃的投資與商務活動也都被擱置,該效應會沿著供應鏈放大。
一、各行各業的供應鏈危機
1.家居行業
家居行業里,中小企業占了其中的絕大部分,而且基本是生產型企業,其行業屬性意味著家居供應鏈企業要承受相當大的沖擊,也許會有一批中小企業熬不過這個冬天。
因為他們要支付廠租、員工工資,還要面對交付的壓力。這次疫情對家具行業產生的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家居商場、終端門店的客流量驟然下降,導致家居品牌商的銷售下降,從而導致采購量下降,目前來看這個周期也許會是一個季度甚至更長。而且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的諸多重要展會都延期或者取消,這會打亂企業在招商、采購、品牌營銷上的布署,進而影響全年的規劃。
此次疫情或將推動家居供應鏈行業結構變化,其中實力相對較弱的企業或者內部運營管理不好的企業將受到疫情的重大沖擊,它們可能在較長時間內無法恢復、喪失競爭力,甚至退出市場。某種程度上,一部分企業退出市場會優化行業競爭環境,釋放一定量的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會略微上升。而且,隨著疫情變化的消費市場也會促使家居品牌商調整采購計劃,不僅是采購量、價格的變化,也極有可能會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同時,電商渠道的布局必然會重新受到重視,以應對未來仍然可能出現的其他對線下渠道產生重大沖擊的事件。
2. 汽車行業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國汽車生產制造、零部件供應將受到疫情的影響而被迫停止,目前已有多家車企宣布延長假期,作出暫時停產的方案。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預警,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影響其全球供應鏈,供應鏈存斷裂風險,而汽車制造行業同樣也面臨停產的問題。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日本豐田、東風商用車、神龍汽車、東風雷諾、福特汽車、特斯拉等中國工廠都已宣布停工。疫情同樣波及多家汽車經銷商集團,包括國內最大的汽車廣匯汽車、永達汽車集團、恒信汽車集團和百得利集團等車企,并發布了各店營業暫停公告。
汽車行業上下游及終端零售因疫情被迫全線停止運作,對企業的經營造成一定程度打擊,加上汽車業連續兩年的蕭條狀態,2020年又將是汽車行業不平穩的一年。
3.電子行業
疫情增加電子產業不確定性,短期需求/供給料同向下滑,但整體影響有限。
供給端來看,疫情將在中短期內對人工、物流依賴度高的電子企業產生影響,部分公司短期出貨下滑和遞延,一季度營收表現承壓,但疫情發展不構成對電子公司正常運營的深遠影響。從供應鏈來看,電子產業鏈上游核心元器件自動化程度較高,非勞動密集型,不管是國內制造還是海外代工,判斷整體影響較小;而中下游的模組/組裝環節,大多在多地區設廠,可酌情調整產能分配,補充產能缺口;終端上新品發布節奏及量產有可能會受到潛在影響,但考慮前述對產業鏈各環節供給判斷,不必悲觀看待。
需求端來看,多個城市封關亦將影響線上及線下零售,同時新型冠狀病毒爆發預計將短暫降低消費者購機意愿;由于消費需求疲弱,預計2020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中信建投電子研究認為,手機/PC/TV/汽車/工控等需求短期或有所抑制,但終端本屬于換機周期驅動,需求一直存在,且一季度消費電子需求本就相對偏淡,后續仍有望迎來需求反彈,季度需求抑制不改總量需求。
4. 食品行業
蔬菜水果總體穩定。蔬菜供應受此次疫情影響較小,但也有不少商家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私自漲價,市場監管部門正積極巡查,保證蔬菜價格的穩定。據報道,目前各大超市蔬菜價格基本正常,價格漲幅符合市場正常變化。水果價格在疫情期間變化不大,由于疫情的影響,個別應季水果出現滯銷情況。對于大宗化水果而言,出口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畜牧業持續收緊。畜牧業是肉類蛋白的主要提供者,在疫情的影響下肉類的供應不足情況會更加突出。隨著疫情防控的需要,全國各地許多活禽市場被關閉,這對于產能同樣快的家禽養殖業的打擊是很大的,活禽存欄量會迅速下降,價格回升在所難免。同時,雞肉與豬肉的價格聯動情況將進一步凸現,不利于市場整體肉類價格的控制,但是疫情對豬肉需求的抑制,會使原先持續處于高位的豬肉價格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牛、羊肉等生長周期長的肉類受此次疫情影響較少,尤其是牛肉的供給量較為穩定。
水、海產品損失慘重。以往春節期間是海鮮產品熱銷的旺季,年前大量備貨導致庫存積壓嚴重,物流、消費及市場限制了海鮮產品的流通,大大增加了海產業者的損失。面對受疫情影響,全國水、海產品供需不平衡、產中銷對接不充分,水產品產得出但賣不掉、賣不好的情況,民眾需要但沒有合適渠道和場所對接。線上買水、海產品成為一種可行的方式。
二、疫情下的供應鏈管理風險與應對
客戶需求狀況在短期存在較大的變化。按歷來的習慣,節后是企業的用工高峰,以往的招聘難問題受疫情影響可能會加劇,因為客運管制在加嚴,人們的恐慌情緒還尚未恢復。節后即使復工了,企業的產能利用率也將因為勞動力不足而有所下降,從而導致需求在短期內有所減少。況且,湖北,特別是武漢,是中國制造業相對密集且較發達的區域,節后區域內的企業何時能夠復工將是個未知數。
供應市場狀況在短期內存在較大的變化。短期內多數行業因為產能可能下降而導致供應水平下降,上游的供應商同樣受到假期延長和招工困難問題的困擾,而可能導致產能無法在節后正常釋放,從而導致供應市場失衡。而在例如無紡布,溶噴布等與疫情強相關性的特定市場,供需將嚴重失衡。而且受疫情影響短期內的物流運輸也是一個較大的問題。
勞動力不足帶來的產能問題與客戶需求變更帶來的計劃問題,導致交期延遲
供應有延遲或中斷的風險
市場變化導致的成本上升影響
員工防護加強導致的運行成本上升
物流問題導致交付延遲,物流成本上升
那么疫情期間,企業應如何做好供應鏈的調整與風險的把控?如何盡可能減少企業損失?如何解決海外訂單問題?以下是針對供貨企業、需貨企業以及自產自銷企業給出的相應建議。
1. 供貨企業
從供貨方企業視角出發,企業應先全盤梳理審查正在履行的合同,了解現有合同的交付時間結點,能正常發貨的應當及時發貨。若因疫情影響不能正常發貨的,企業需第一時間書面方式及時向客戶送達《延期交貨通知函》,明確告知因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無法正常履行合同,并根據實際情況與客戶協商是否需要延長交付的時間。如確實無法供貨,企業需要考慮在當下對客戶交付的貨物是否有可替代性或是否可臨時買入獲得,若可替代,建議及時與客戶達成一致意見,采取措施尋找替代品避免違約。若因疫情原因,替代品也無法獲得或是標的物屬于特定物,則視情況合理適用不可抗力或情勢變更,與客戶協商延期或解除合同。在與客戶協商的過程中,建議使用EMS郵寄與發送微信、電子郵箱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送達,并注意保留相關快遞單據、簽收截圖、微信截圖及電子郵件信息。通過以上方式,能夠減少傳統快遞無人簽收的風險,避免發生糾紛時無證據支持。
2. 需貨企業
如果企業產品需由其他供應商供貨,則需與供應商確定疫情影響,恢復供貨時間,對于短期內無法恢復供貨的產品,建議企業多尋找幾個替代商,爭取把供應鏈中斷的風險降至最低,以下為可參考的供應商渠道:
c、通過行業社群或朋友圈發布需求,獲取相關廠家資源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國內部分區域的快遞物流行業仍受疫情影響,所以在考慮供應商供貨時間時,建議把運輸時效計算入內。
3. 自產自銷企業
如果產品是自產自銷,首先需要做的便是清點庫存,在減除已出單產品庫存后,剩余的庫存數量做好整理并同步更新產品庫存。同時,可以根據產品歷史銷售數據預估庫存是否足夠。在庫存不足的情況下,可與生產車間確定實際工作時間,若無法安排內部人員值班,可以考慮就近招收臨時人員。
三、疫情期間,供應鏈企業應做好以下事情:
1. 做好財務管理。密切關注國家可能頒布的稅收減免政策、靈動用工政策等,跟其他涉及成本的相關方面友好協商,以期降低企業在疫情期間的損失。
2. 做好采購及庫存調整。要把眼光放長遠,預計至少一個季度的采購及庫存問題,以保障在疫情過后快速恢復正常運營生產。
3. 調整企業年度計劃。要深入考慮到疫情可能影響的各方面,從采購、生產、運營到展會招商、推廣等,重新梳理企業的計劃以適應當下的變化,讓計劃可以落地。
4. 重新評估客戶群體的構成。過于單一的客戶群體很有可能讓企業在特殊時期喪失風險抵抗的能力。在疫情期間,外貿、工業客戶渠道受到的影響最大,而電商渠道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優化、選擇客戶群體,是企業戰略的重要命題。
5. 做好品牌戰略規劃。疫情之后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期,如何高效地建立品牌形象、做好品牌傳播會是提升競爭能力非常關鍵的問題。